翻页   夜间
华夏小说网 > 万言书金传歌万小邑 > 第39章 天命难回
 
再想起他的愤懑时,已经是三百年多后又一个海棠开放的时节。

——我花费了一天的时间,在图书馆一个破败的角落里,找到了一套更加破败的《清世祖实录》。

——天可怜见。其中,第四卷里果真还保留着他初次与清兵交涉的原文,居然是这样说的:“我国以宁远孤立之故,令三桂弃宁远而镇山海,不意流寇逆天,九庙灰烬,天人共愤!三桂受国厚恩,欲兴师问罪,今兵力未集,特泣血求助。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速选精兵,三桂自率所部,合兵抵都门,灭流寇于宫廷,示大义于中国!”

那天,我一字一句地读着。纵横书简之间的文气,犹如他的呼吸,亲切、鲜明,有我熟悉的节奏和频率。阳光很好,斜斜照在古旧的木书架上。外面是五月的昆明,雨滴打在树叶上,淅淅沥沥的,随着云彩,飞来一阵子,便就又过去了。

我用指尖轻轻地划过泛黄的纸张,回忆着三百多年前和他煮酒夜话的情景。

一张古旧的借书卡从书中掉落在木头书架上。

上面显示着电子设备和信息技术尚未通行之前的唯一一次的借阅记录。那个读者叫钱发明,借书的日子是一九八七年。我愣了一下,眼泪累累而落。

我是为有这么一个人而感动,同时也为只有这么一个人而心痛。

“王爷,吾国吾民的人们,知道并记得骂你的依然有很多,可真正了解你的,却可能不再有了。”

……公元1644年,吴家军已经快要到了粮草断绝的边缘。

那时,吴三桂曾经不止一次地放下舅父祖大寿寄来的劝降函,登上过宁远城的至高点。崇祯十六年的阳光下,这里有着极其辽阔旷远的视野:站在上面的人,能看见色彩分明的黄沙远道,也能看见远处那些原本为保卫大明江山而处处林立的哨所、台堡。甚至,也能够看见伫立其上的士兵的装束。

而那,并不是汉服。

触目所及的一切,无不对三十二岁的吴三桂产生着泰山压顶般的威慑。这和对手的强势无关,而单单只是冥冥之中,一个人对这个时代气数的感知:

当夕阳西下,云霞在暮色中滚滚而来又滚滚而去的时候,远处不能消歇的海浪的声音,就带着腥咸的气息,一下一下飘进他的耳朵。

他能感觉到天地之间,云海在一起发力,撼动着微如粟粒的他,何小小的孤城宁远。

而城下呢?

则是二十万等命的大明兵士和他们的家属。不远处的北京城中,焦头烂额的崇祯皇帝还在一遍遍地徘徊,拿不出一个准确的主意。到底是要让吴三桂坚守宁远,以抵挡关外的满清虎狼之兵?还是应该命令他撤归京师,以抵挡日日进逼的李自成大军?

直到崇祯十七年三月六日,他才正式下达诏书,放弃宁远,请吴三桂和其他一干臣子入京勤王。这便耽搁了宝贵的时间,到了十七年三月二十日,吴三桂才带领二十万人众,走到帝都城下。

他于是晚了一步,终于再不能以大明臣子的身份,抵达那一座皇城。

滚滚烟尘下的京华之地,已经尽归李自成之手。

这位赤贫乍富的新的统治者,正在一边清点皇宫里的尸身,一边疯狂地践踏着尸身下的首善之区。当然,他也没有忘记,要坐稳江山,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迎出门去,劝降扼腕叹息,几欲自尽,追随先皇的吴三桂将军。

也因此在史料记载里,自三月二十一日起,方司郎中张若麟、密云巡抚王则尧,在新主子的授意下,携带白银万两、锦币千端,不断来城外劝降。

三桂阒然不动。

虽然如此,一个年青将军自尊和骄傲,在严酷的局势面前,还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他默默地安顿了来使,秘密召集心腹来商议。

“都城失守,先帝宾天,三桂受国厚恩,宜以死相报。可闯王势大,天下皆降,孤军不能自立,今闯王使至,其斩之乎?迎之乎?”

早已狼狈不堪的手下,齐齐说道:“今日生死,惟将军命。”

大家说,听他的。

他左右思量,其实还不能下任何的决心。

就是在这时候,那个从京师来的探子,带来了那些不能容忍的消息。

紧接着,父亲吴襄在胁迫之下写就的劝儿书,也送到了帐中。

吴襄说,“呜呼!“

儿啊,“事机已失,天命难回。吾君已矣,尔父须臾。我为尔计,及今早降。”

我快要完蛋了,你快投降吧。

当年,王爷的爹如此说——真是个没有骨气的家伙。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