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华夏小说网 > 万言书金传歌万小邑 > 第58章 脂砚罗墨
 
顺着王爷的目光,我抬头向上看去。这才算是有机会细细来看这座建筑。

这万卷楼的设计,与平常的藏书楼相同又不太相同。此楼按照“回”字结构建成,一共三层。这没什么稀奇,让人咋舌的是它顶层的藻井。

高高的藻井富丽堂皇,金光闪耀。我站在一楼的中央仰头直视,那上面繁复的花纹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一条金雕巨型蟠龙盘旋在上面,仿佛马上就要蜿蜒而下似的。

那龙头直直指着下方,口里含着一颗熠熠生辉的夜明珠。遥遥冲着一楼中央。

正对的位置,恰好是正是王爷宝座上威风凛凛的巨大虎头。

“王爷,您平日坐在这里看书,难道就不害怕向上看么?”

我看了看那虎,又看了看那龙,心还在怦怦跳着。

红绡笑着解释道,“这是王爷白日会见官员、处理政事的地方。平时是不呆的。”我们便又向前走,穿过这富丽堂皇的大厅,又向旁边走了一会子,又过了几个门槛,又过了几个屏风,才不知怎么一转,过了一片小小的竹林和假山,进了处一疏淡旷朗的所在。

我顿时感到眉目一清。一切立刻和和方才那金光闪耀的天地不同了。

此处不仅布局小巧精致,连各色陈设也都一应的是古拙平淡的风格。架子上虽也放着书,倒也是清清淡淡,不过是几本有限的经史子集而已。桌子上也干干净净,除了些必用的笔墨纸砚,什么多余的摆设都没有。移步进去,暗暗向深处张望了下,里面是个小小的卧室。大约也就是王爷困倦了寝卧的地方。

虽然看的并不是那么真切,但可以确定的是,那帷帐卧具等等设施,也都是朴实无华的物事,无甚么奇丽奢华之处。王爷见我顾盼,竟大方一笑,转头对红绡说,“这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你且带着进去看看罢。”

惹得红绡掩口一笑,拉一拉我的袖子,带着我向里头去了。且走且私语地说,“姑娘别看府里气派,不过是做给人看的罢了。咱们爷骨子里却不爱这些排场。”

我默然一会儿,倒是想起了些别的。于是悄悄道,“金子放着就放着罢。倒是委屈夫人们了。”红绡也放低了声音,应了声,“可不是么。爷一年里倒有二百天,独个儿睡在这里的。”

回字书楼、大理石屏、白虎宝座、黄金藻井、大夜明珠……

等等东西在我眼前一闪而过。

我心道,“既是个素淡的人,为何偏要摆出暴发的样子给人看呢?”一边想着,一边帮衬着红绡姑娘打好帐子,铺好床褥,这才一齐退了出来。

到了外头,王爷已经在桌子边儿写起字来了。

我们两个便一左一右去看,那纸上正中立着几个挟风卷雷的“大风起”几个大字。爷正把笔捺在“兮”的一撇上,正准备用了腕上的气力一撇下去收势。因受了我们的惊扰,草草将笔撂下说了声,“不写了”。对红绡道:“去去去,快煮茶去。口干的很了。”红绡应了一声,“爷和姑娘都要喝点子什么呢?”

王爷道,“白日里陪人吃了许多鹅脯,到现在肚里油腻腻的不干净,你去把思红咲茅土司送的茶叶煎些罢。”我没做声,红绡竟又来问了一声。我受宠若惊,忙道,“王爷喝什么我也喝什么罢。”红绡说着自去了。

她这一去可不要紧,就又剩我一个人在王爷面前啦。

屋子里一片寂然。

王爷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正低头沉思着什么,并没有和我说话的意思。

我并不知道这时候我应该做些什么,于是便直直地像个木偶一样,呆呆地继续站在原来的位置上。惹得王爷终于抬头望了望屋子的这根“柱子”,笑道:“你还站着做什么?快坐下罢歇一会儿吧。”我便屏声静气地坐了,等着王爷继续发令。谁知道王爷接下来却并不发什么令,依然安心地沉默着。

我想他也许是累了:

这晚上对他而言,也确实太漫长了些。先是要小心招待钦差大人,接着又喝了那么多的酒,说起那么多伤心的往事,本来这就够摧折人心了。结果老兵李自成又跳了出来,在他心上又狠狠插了一刀。这还不算结束,他的侄儿和女婿,还这样对待了他。

他还在瞪着桌上的砚台出神。

我想他一定是累了。

一个英雄也许注定要承受这么多。但一个老人实在不应该承受这么多的。

……

屋子依然很静。他还在看着那砚台。

仿佛那砚台是绝世之宝似的。

我瞧瞧那黑乎乎看上去并不起眼的砚台,又瞧瞧王爷脸上,想起他之前的话。

心想,这也许确实是绝世之宝吧……

一片心思正在飘摇不定中,忽然想起王爷方才逼问的问题。

顿时顾不得替王爷伤怀,而是自己脸红心跳起来了。依照王爷的意思,他真是想要把我打发给麟公子吗?这么想着,又开始不自量力地为自己的未来担心了。虽然一边担心,一边也知道这担心其实全无用。因为我的命运,其实并不由我自己做主的。于是越想,心里也就越凉。心里越凉,也就终于越想不下去了。

我便在这一片心凉里寂然坐着、等着。直到红绡奉了茶上来,喝了些子热茶汤,这层凉意和绝望方才仿佛慢慢淡退了些。再看王爷,红绡一进来,他便抬起了头。喝了会子茶之后,精神就更好了些。

“你们看我桌上那砚台……”他对红绡说着,也向我这里看过来一眼。

“这就是王爷新得的端砚么?”红绡走过去细看了看,道,“果然不错,很是浑厚大气。可是块万历年的古砚?”王爷笑了,道,“你说的不错。但这个我已经是用了多时了。是我父送我的。我向来写字,都用它的。并不是新得的。”

红绡的脸上一下子红了。

王爷道,“我原是想说,做这砚台的匠人吴万有还做过一块很有名的小砚。现在我书柜里。这砚台是新得的。”说完,对红绡点点头,请她到柜子中取砚台出来。

那可真是一块儿小砚台。在一个异常精美的珊瑚红漆盒里装着。

哎呀……我们先来说这个珊瑚红漆盒子吧。

打开盒子,盖子内部以极其纤雅的细暗花纹勾勒出一个凭栏美女的肖像。左上有四个篆书小字:红颜素心。左下方是一方小印,是杜陵内史几个字。

我是学过几笔画的人。看见这几个字,便知道这小盒子的分量了。

所谓杜陵内史者,乃是前朝大画家仇十洲的女儿,仇珠。

她的画作细密艳逸,没有浮躁媚俗之气。历来都为不少大家推重的。

而这盒子居然是她制的哎。

我想,既然连包装都如此出手不凡,砚台本身恐怕就更令人期待了吧?于是不错眼珠儿地看着红绡把砚台从珊瑚小盒里拿出来。那砚台果然也与众不同。是小小的一致。宽不过一寸多,高也不过一寸多。若是放在王爷手里。他老人家把这砚台通体握住,是绰绰有余的。细看,这小砚台上,微微有些胭脂晕和细细的鱼脑纹,边上还刻着几条依依动人的细细柳枝。

红绡把这砚台翻了过来,于是便又看见一首行草书写的小诗:

调砚浮清影,

咀毫玉露滋。

芳心在一点,

余润拂兰芝。

再看,又有一个小小的落款,上面写着,“素卿脂砚。“

红绡小心翼翼看了看这落款,叫了声,“这个素卿……不会就是薛素素了吧?”

王爷道,“正是江南才女薛素素。这砚台是大名士王穉登送她的礼物,脂砚。”

薛素素、王穉登,这每一个名字落在我和红绡耳朵里,都是如雷贯耳了。

我们看的听的都呆了,齐声道,“这……这砚台怎么就到王爷手上了?”

王爷笑道,“看看你们两个这点出息!不是跟你们说过的么?是马公公带回来的。”

红绡是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但其实我的原意并不是指这个。准确来说,我想知道的实际上是这脂砚离了薛素素之手后,都在谁的手里流传过。

我想,这一定是一个很精彩的故事吧。

……

……



“这砚台怎么样?”王爷看看我,又看看红绡,笑问着说。

见我们都说好,点了下子头,”你们两个都说好,那可要怎么办呢?”我还没搞清楚这话是什么意思,他老人家已经思忖完了。道,“好了,那你们就听我安排吧。”

安排?安排什么?我还在糊涂,王爷可又发话了,“这砚台就让红绡拿去吧。”红绡听了,明白了王爷的意思,兴奋得眼睛发亮,“谢王爷的赏赐。”

王爷看着红绡把东西收起来,一脸从容安详,接着慢慢说道,“这东西很小。我看也装不了什么墨。据说,那个薛素素以前是使这个盛胭脂的。你也可以这么着。”

红绡笑着点点头,又看看我,忽然有点不好意思起来了。脸上红红的说,“哎呀,刚才我都糊涂了,这砚台应该给传歌姑娘的。”

王爷道,“这倒不用。马公公弄了四块纹理如犀,坚如玉石的小华墨。一池春绿、合欢、伏虎、通天香、蛾绿螺、古狻猊六款,一款我这儿都有一块儿。一两值一斤马蹄金的。传歌走的时候,可以都带走,给我好好抄经书去。”

罗小华是嘉靖时苏州制墨行里的名家,当时的人们以“墨妖”称之。

他的墨被称之罗墨,或者叫做小华墨,被雅好文房之宝的人视为墨中的尤物。

据说,他“合胶”的工艺很是得法。

制墨时,要加入麝香粉、玉屑、金、珍珠、龙脑、藤黄、鸡白、皂角、马鞭草,然后再以鹿胶和之,制成之后,十年如石,坚不可摧。不仅仅写在绢纸上一点如漆,绝无褪色的可能,而且还可以作为药物使用,可以说得块块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了。

这工艺从嘉靖年间流传到如今,已经一百多年了。想来,自然更是比他在世时精进不少了。

王爷不是说了么?一两墨竟然值一斤马蹄金。那是什么概念呢?若是平常的小富人家,就靠王爷方才说的六块墨,恐怕都够吃用一辈子了吧。

于是王爷就又让把这几块墨拿出来,三个人品评了一会儿,王爷的谈兴才渐渐衰退了些。

直到又过了一会,他才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终于问了红绡一句,“你今儿见卫公子了么?”

啊呀,卫朴的事儿,王爷到底还是过问起来了。

红绡愣了愣,仿佛注意力还不能一下子从薛素素和罗小华那儿回到卫公子身上,所以顿了顿才回话,“见了的。天刚黑的时候,还见他在各处巡视呢。爷要找他么?我去叫去?”王爷皱皱眉头,道:“我正是从他那儿来的呢。”过了会子道,“一会儿你就去他当值的地方等着,若见他来了,不拘多晚,让他到这儿找我便是。”

说完,谈天说地,讨论物品精微的雅兴一下子败坏了似的,挥手让红绡去了。

接着又低头沉思了好一会子。过了许多时才咳嗽一声,抬头看看默不作声良久的我,忽地问道,“你呀,无所事事了这么半天,要说的话可想好了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